篇篇經(jīng)典喚起我們讀書的熱情;幽幽書香浸潤著我們成長的歷程;
又是一個草長鶯飛的季節(jié),是一個春風和煦的夜晚,因為熱愛我們再次相聚,歡迎大家來到智成纖維第267期讀書會。
本期讀書會主持人
非常榮幸,今晚也可以再次和大家一起學習,希望在接下來有限的時間里,一起體驗書籍給我們帶來的智慧與快樂。
下面有請第一位分享者張德雄為我們分享《豐田汽車精益模式的實踐》
第4章-創(chuàng)造初步的流程穩(wěn)定性
4.8章節(jié) 以標準作業(yè)為識別與消除浪費的工具
標準作業(yè)往往被當成是對作業(yè)員的一套指示,其實,標準作業(yè)的另一個大用處是用它來分析及了解作業(yè)流程中的浪費情形。把工作程序記錄下來,就可以在視覺上展示浪費情形(改進的機會),通過分析有助于撥開烏云、看到流程的實際面貌。
4.9章節(jié) “5S”和工作現(xiàn)場小組
“5S”的第一個“S”的主要目的是撥開烏云,這涉及去掉移動東西之類的浪費動作和尋找工具與材料之類的浪費情形。但是,“5S”中的其他部分——整頓與清潔——的目的是要形成有紀律的工作習慣,這對精益制度的實行階段很重要。
陳廠長:我覺得有必要把工作程序記錄做好,制作一套標準作業(yè)流程表,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去檢視所有工作工序中是否存在多余的動作,從而消除不必要的浪費。
李錦濤:我們做網(wǎng)絡推廣也還是一樣,如果不及時查看后臺數(shù)據(jù),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容易造成很多無效點擊,要根據(jù)后臺的數(shù)據(jù)反饋對關鍵詞進行及時調(diào)整,也能避免“浪費”的產(chǎn)出。
王槐威:我們要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通過精益的知識,去發(fā)現(xiàn)我們工作節(jié)點上所存在的不足或者行為,從而改善,杜絕不必要的浪費!
接下今晚的第二位分享者李景濤為我們帶來《鴻門宴》
文章敘述的是秦朝滅亡后(公元前206年)兩支抗秦軍隊的領袖項羽和劉邦在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舉行的一次宴會。全文以劉邦赴項營請罪為核心,連同赴營以前和逃席以后分為三個部分,以曹無傷告密、項羽決定進攻始,以項羽受璧、曹無傷被誅終,按項羽是否發(fā)動進攻、劉邦能否安然逃席兩個問題逐層展開故事。
杜榜:劉邦性格恰好與項羽相反,他不但能虛心納諫、隨機應變,更重要的是善于用人。他能讓朋友與之同生共死,為人忠誠。他對項伯就是一個再好不過的例子,能將項羽的叔父收買,他的“能力”真是不小,這也使項莊刺殺劉邦的計劃不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張琪爍:項羽的軍事實力比劉邦強得多,卻沒有在最佳時期干掉劉邦,后患無窮,這與他們的性格密切相關。項羽是中國歷史上的軍事奇才,他能帶領士兵們進入“反秦”的浪潮,“破釜沉舟”,九戰(zhàn)九捷,成就了奇跡。但也正因為這些,才使得他驕傲自大、草率魯莽。當和劉邦會面時沒有清醒的頭腦,被花言巧語所蒙蔽,竟然供出了自己在劉邦內(nèi)部的奸細曹無傷;更是在宴會上沒有聽從范增的勸諫果斷的下達殺掉劉邦的命令,使其逃脫,成為后患。
吳總:劉邦能迫使項羽自刎烏江,靠的是善于用人,因為自己不過是一介平民,想奪取天下,必要仰仗他人。所以他對屬下虛心,換得屬下對他忠心。而項羽自恃身份,又挾大破秦軍主力之威,根本沒把劉邦這對手放在眼里,對部屬也非常高傲,且無主見。所以項羽雖能稱霸于一時,卻終于敗于劉邦手下,不是因為鴻門宴沒下決心殺劉邦,而是他缺乏作為君主的政治品格,不善用人才。
最是書香能致遠,讀書之樂樂無窮,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今晚的讀書會至此已接近尾聲,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我們下期再見!